倩女幽魂影评
在徐克导演的《倩女幽魂》版本中,对《聊斋志异·聂小倩》的传统“大团圆”结局进行了深刻的改编,转变为一场“人鬼殊途”的悲剧。这一改编赋予了聂小倩独立的人格,打破了原著中她依附于宁采臣的婚姻关系,转而突出了她在对抗命运中的主体性觉醒。这一改编不仅解构了古代“才子佳人”的依附逻辑,而且映射了城市化进程中现代人漂泊无根的情感困境。
这部影片堪称银幕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人物塑造令人难以忘怀。宁采臣的角色被张国荣演绎得入木三分,他将角色从传统的书生形象改为市井账房,以憨直迂腐却善良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打破了文人的崇高光环。雨中泥泞的落魄造型与木讷神态,展现了乱世小人物的真实感。
而聂小倩的塑造则是由王祖贤完成的,她通过肢体语言和微表情,将女鬼的哀怨、脆弱与坚韧交织在一起。张叔平设计的飘逸白衣与幽蓝光影,强化了聂小倩的“非人感”,同时凸显出她的凄美气质。
这部影片的视听语言非常出色,场景中的符号如兰若寺的阴森古刹、飘荡白纱与枯树藤蔓,构建了一个幽冥世界的视觉奇观。而市集上的刀光剑影则隐喻了社会动荡下的人性挣扎。黄霑创作的《黎明不要来》以哀婉的旋律强化了离别宿命感,电子合成器与民乐的融合,烘托出奇幻与悲怆交织的意境。
影片在1987年上映时,准确地捕捉到了香港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焦虑。即便在2025年重映,仍然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证明了其内核的普世性。影片中的爱情观超越了世俗规则与生存困境,宁采臣与聂小倩的“不可能之爱”成为了对抗世俗规则与生存困境的精神图腾。该影片融合了武侠、惊悚、喜剧等多种元素,在特技与美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重新定义了华语鬼怪片的审美范式。
《倩女幽魂》以“鬼话”写“人情”,在古典文本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性的反思。这不仅是因为有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巅峰演绎,更是因为其通过视觉奇观与情感张力,完成了一次对东方美学的创造性转化,使其成为了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影片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感,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