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济厚个人简历
温济厚:革命精神的象征
这位伟大的革命战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出生于陕西华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尽管父亲的身份让他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但这并未磨灭他的革命意志。
一、基本信息
温济厚于1903年出生,直至1928年5月29日英勇牺牲。他的籍贯是陕西渭南市华区。
二、教育经历
早年,他在华县七里寺小学就读,受到校长员史笔直的革命思想启蒙。之后,他进入华县中学,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学期间,他加入了中国,成为了一名革命战士。关于他的入党时间,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他23岁时即1926年入党,另一种则是他在中学时期经史卓生介绍入党。
三、革命活动
1. 早期工作:温济厚返回家乡后,接任七里寺小学校长,以教育为掩护开展农民运动,秘密建立党支部。他组织农民协会,领导群众打击土豪劣绅,为农民争取权益。
2. 对抗反动势力:温济厚与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7年,因县长叶振本欺压百姓,他联合群众将其驱逐出华县。同年,他参与渭华起义,组织武装力量攻入大楼,处决反动县长李纪实。
四、被捕与牺牲
革命的火焰并未能保护温济厚免受反动派的摧残。1928年5月,因叛徒告密,他被捕入狱。尽管遭受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未泄露任何情报。同年5月29日,他被当局枪决。在临死前,他高呼:“正义是斩不尽、杀不完的!”他的牺牲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
五、家庭与纪念
温济厚的家庭也充满了革命的气息。他的妻子是温曹氏(或曹温氏),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温念赤。在他牺牲后,妻子用身体支撑他的遗体,与同村族人拍摄了“生死合照”,这张照片成为了革命精神的永恒象征。关于他的家庭背景、入党时间等细节,虽然存在些许差异,但他的核心革命经历与牺牲过程在各来源中高度一致。
六、补充说明
温济厚的事迹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英勇奋斗,更是那个时代所有革命者的缩影。他的牺牲为华县及陕西地区的农民运动注入了动力,成为渭华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事迹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他是非战场环境下坚持斗争的革命志士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