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犯了哪些法
刑事定罪案件及其他法律纷争:聚焦特朗普的法治之路
一、刑事定罪案件:伪造商业记录罪(纽约州《刑法》第175.10条)
近日,关于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伪造商业记录以掩盖向艳星支付“封口费”的行为,纽约州法院作出了裁决。令人瞩目的是,特朗普被裁定34项一级伪造商业记录罪名成立。这一判决无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关于法治与权力交织的生动案例。
检方指控特朗普委托律师科亨支付巨额封口费后,以“律师费”名义在公司账务上虚假记账,意图通过欺诈手段掩盖其违反纽约州和联邦选举法规的行为。每一项罪名最高可被判处4年监禁,但实际的法律后果可能是罚款或缓刑。对于这一判决,特朗普表示将提起上诉。
二、其他法律争议及诉讼
除了刑事定罪案件,特朗普还涉及其他多项法律争议和诉讼。其中,一项涉及他在任期间签署的“释放美国能源”行政令。该行政令冻结了国会批准的清洁能源和保护项目资金,引发了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起诉。诉讼称其行为未经法定程序,违反了《行政程序法》。被冻结的资金原本计划用于防寒保暖、减少食物浪费及红杉保护等项目,诉讼认为该行政令超出了总统的职权范围。
特朗普还曾不当援引《1798年外国敌人法》试图大规模驱逐委内瑞拉移民。他声称这是为了应对“非正规战争”。联邦法官裁定该法仅适用于敌对国家的国家行为,而非个人或犯罪团伙。法官阻止了特朗普的这一行政令的实施。
三、司法裁决的特殊性
特朗普面临的这些法律挑战反映了司法裁决的特殊性。在“封口费”案中,尽管特朗普被判有罪,但由于他处于总统权力过渡阶段,纽约州法院最终决定无条件释放且不予惩罚。这一裁决引发了关于美国司法独立性和政治干预的广泛讨论。
这些案件不仅关乎特朗普个人的法律挑战,更涉及到联邦与州法律交叉适用、行政权力的边界以及司法独立性的复杂议题。在这个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法律,而法律也应公正、公平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希望这一系列案件能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推动法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