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客机迫降事件
事件回顾
一架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的波音客机,在雅典飞往立陶宛维尔纽斯的途中遭遇波折。这架客机意外收到威胁,随后在白俄罗斯军方米格-29战机的护航下紧急迫降在明斯克机场。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客机降落后,白俄罗斯当局立即逮捕了一名反对派人士罗曼·普罗塔谢维奇。他被指控参与煽动骚乱和创建极端主义媒体等罪名,并被国际通缉。普罗塔谢维奇是白俄罗斯反媒体Nexta的创始人之一,该平台因宣扬极端主义和煽动大规模抗议活动而受到指责。
关于威胁的真实性,白俄罗斯方面声称收到一封自称来自“哈马斯战士”的邮件威胁,但随后的检查并未发现威胁证据。欧盟及西方国家则对威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这一事件是白俄罗斯为逮捕反对派策划的“劫机”行为。
战机伴飞与迫降过程紧张而关键。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下令允许客机降落,并派遣米格-29战机护航。飞机在明斯克停留约7小时后重新飞往目的地维尔纽斯。
普罗塔谢维奇被捕后通过视频声明自己健康状况良好,并承认组织抗议活动。他的案件至今仍在审理中,可能面临最高15年监禁。
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应和制裁。欧盟于2021年6月4日禁止白俄罗斯航空公司进入欧盟领空,并对86名白俄个人及企业实施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美国则要求立即释放普罗塔谢维奇,并谴责白俄“危害航空安全”,同时联合多国呼吁国际民航组织介入调查。
白俄罗斯对此采取反制措施,关闭乌克兰领空作为报复,并于2025年3月宣布对美国制裁采取报复性措施。这一事件不仅加剧了白俄罗斯与欧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双方政治对抗的焦点,还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博弈。
俄罗斯支持白俄罗斯的立场,批评西方“双重标准”,而国际民航组织参与调查的请求则遭到欧盟的质疑,认为调查缺乏独立性。这一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白俄罗斯是否利用虚假威胁实施政治逮捕,目前国际社会对此仍无共识。
这一事件不仅对白俄罗斯与欧美关系产生影响,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航空安全、人权和司法公正等方面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