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中国关系
中国与伊朗:深厚历史的友谊与新时代的战略协同
一、历史脉络与外交根基
自古以来,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班超副使甘英的足迹,他们抵达安息王朝(现今的伊朗),开启了两国交往的序幕。随着时光流转,两国关系在现代时期得以重塑和深化。自197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2016年更是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不仅在能源、基础设施和安全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更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的相互支持。
二、政治互信与战略协同
政治互信是两国关系的基石。中方坚定支持伊朗维护主权和安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干涉内政。与此伊朗方面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双方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保持高度协调。近年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包括习近平主席的访伊之旅以及莱希总统的访华之行,都在为两国关系的深化注入新的活力。
三、经济与能源合作的繁荣
在经贸领域,两国的合作成果丰硕。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惊人的146.6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在众多合作领域中,能源合作尤为引人注目,涉及石油、天然气以及长期供应协议。基础设施合作也成果显著,包括铁路、港口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相关项目。
四、地区安全合作的坚定立场
在地区安全方面,两国共同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中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沙伊和解并推动《北京协议》的签署。伊朗方面认可中方在中东安全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双方在波斯湾安全、反恐等领域保持密切对话和合作。
五、文化与多领域的共鸣
文化交流是两国友谊的纽带。两国共同建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开展了“欢乐春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双方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多次发布的联合公报强调文明对话、丝绸之路精神的振兴以及21世纪长期合作的愿景。
六、当前动态与挑战的视角
近期,俄罗斯邀请以色列参加阅兵的事件引发了地区局势的波动,也引发了外界对伊朗关于“中俄伊三角”构想的疑虑。中方重申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尽管面临地区局势的挑战和变化,中伊两国仍坚持通过全面合作计划推进务实合作,确保两国关系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双方将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