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结构指南与撰写注意事项
一、基本框架概览
标题页:
+ 论文题目,简洁明了地概括研究内容。
+ 学校名称,体现学术背景。
+ 作者姓名,为阅读者提供信息。
+ 指导教师,感谢指导者的付出。
+ 提交日期,标明研究的时间节点。
摘要与关键词:
+ 中文摘要(300-500字):简明扼要地阐述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论。
+ 英文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方便国际读者阅读。
+ 关键词:3-5个学科术语,精准反映论文主题。
目录:
+ 自动生成章节标题及页码,呈现论文的整体结构。
正文主体:
+ 第一章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界定核心概念,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找出研究空白。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研究假设或模型,并说明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呈现数据或案例,结合理论与现实进行分析,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对策建议: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和微观操作方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总结主要研究结论,指出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按照GB/T 7714-2015规范著录,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附录:提供原始数据、问卷、代码等补充材料。
致谢:感谢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或组织。
三、撰写注意事项
1. 层级逻辑:遵循“章→节→点”的结构,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 内容匹配:确保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之间的紧密关联和对应。
3. 文献时效:注重近五年的文献,确保研究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4. 格式规范:使用学校指定的模板,保持标题字体、行距的统一,确保论文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四、提纲类型选择指南
简单提纲:适用于开题报告或初期框架构建,仅列出章节标题,无细分内容。
详细提纲:适用于正式写作和导师审核,包含三级标题和关键内容词,有助于深入展开每一章节的详细内容。
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d)来辅助梳理逻辑关系,使论文结构更加清晰。完成提纲后,务必与导师沟通确认研究路径的可行性,以确保论文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一指南,希望能为您的论文写作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