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马鞍国际机场
南京马鞍国际机场: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航空枢纽
走进南京六合区的马鞍街道,你会被那里的一座现代化机场所吸引——南京马鞍国际机场。这座距离市中心约35千米的机场,是南京大校场机场的迁建机场,规划为4E级军民合用国际机场。
一、历史沿革
时光回溯,早在1929年,大校场机场就已诞生,历经多次扩建,见证了南京航空事业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机场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在2015年7月3,经过数年的选址、奠基和开工,马鞍机场终于建成通航。至今,它仍在不断进化,逐渐崭露头角。
二、定位与规划
南京马鞍国际机场不仅是军事用途的重要设施,也是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根据《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马鞍机场被定位为“辅助机场”,与禄口国际机场形成“一主一辅”的航空布局。未来,南京市计划适时启用其民用跑道,服务于江北新区及南京都市圈北部城市,使南京成为全国四大“双机场”城市之一。这一重要的战略定位彰显了南京在航空领域的雄心壮志。
三、设施与数据
这座现代化机场拥有长3500米的跑道和飞行区等级4E的设施,可满足大型客机起降的需求。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这一重要设施,确保其高效运行和安全可靠。机场的各项设施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旅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马鞍机场也将不断升级更新其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四、联动发展随着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的推进以及马鞍机场的启用,南京航空枢纽的区域辐射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禄口机场的扩建规划包括新增第三跑道、T3航站楼及综合换乘枢纽等,远期目标满足年旅客吞吐量高达1.2亿人次的需求。而马鞍机场的加入将形成南北呼应的格局,覆盖江苏、安徽两省及都市圈城市,增强南京在长三角地区的航空枢纽地位。这一联动发展不仅提升了南京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航空影响力,也为都市圈北部城市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航空服务。南京马鞍国际机场的民用功能推进标志着南京在长三角地区的航空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不仅彰显了南京在航空领域的雄心壮志和决心,也为未来的航空事业带来了无限可能和希望。期待南京马鞍国际机场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旅客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