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的意思
同心同德这一汉语常用成语,如同古老的智慧结晶,传递着团结与协作的深刻内涵。它所蕴含的精神,是群体成员在思想信念和行动目标上共同追求的高度一致性,彰显了团结协作的无穷力量。
一、核心释义
当我们提及同心同德,首先展现的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包含两个层面:
1. 思想信念的统一。在这一层面上,群体内部成员拥有相同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他们在重大决策或目标追求上达成共识,犹如众星拱月,共同照亮前行的道路。
2. 行动目标的一致性。这是基于共同信念产生的协同行动,表现为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形成集体合力,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每一个浪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二、词义解读
同心,侧重于思想层面的契合,它描绘的是心意相通、目标一致的和谐画面。而同德,则强调道德准则和行动规范的统一性,具体体现在行为层面的协调配合,使得群体力量得以最大化。
三、应用特征详述
同心同德这一成语在语法上属于联合式结构,既可作为谓语,也可用作定语,多用于褒义语境,表达的是群体的团结与和谐。该成语最早见于《尚书·泰誓》,周武王伐纣时的誓词中就有“同心同德”的身影,与“离心离德”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注意的是,同心同德与我们常说的“同心协力”虽然字面相近,但含义有所区别,前者更侧重于思想统一,后者则更注重行动上的配合。近义词有万众一心、和衷共济,而反义词则是离心离德、各怀鬼胎。
四、实例
在现代语境中,“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就能取得成功。”这句话充分展现了同心同德的力量,只要全体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在历史场景中,周武王讨伐商纣时,通过《泰誓》强调的“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成功凝聚了军心,展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同心同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精神支柱,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