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

民俗文化 2025-04-12 23:51www.1681989.com民俗文化

黄昏,这一美丽的时刻,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赋予了特定的时辰——戌时。戌时,即每日的19时至21时,标志着太阳落山、天色渐暗的时分。在这天地昏黄的时刻,万物显得朦胧而神秘。

古代人们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戌时便是其中之一,用以形象地描绘出这一时段的自然特色。当太阳落去,天色欲黑未黑之时,人们便以“黄昏”来命名这个时辰。据《说文》解释,“黄,地之色也”,“昏,日冥也”,黄昏时分,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之间一片昏黄,这一词汇完美地呈现出了这一时段的自然风貌。

大诗人屈原最早使用“黄昏”一词,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黄昏成为了约定时间的代名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黄昏”更是常常出现,如欧阳修的《生查子》中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把黄昏作为青年男女幽会的最佳时刻。而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慨叹。

在戌时,人们酒足饭饱后,一家老小开始入睡。此时仍需保持警惕,预防外敌或野兽的侵扰,因此人们会选择手持武器进行护卫。这一时刻,人们与天地相伴,守护着家园的安宁。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日常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独创的计时系统。每一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魅力。除了戌时,还有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等时辰,每一个时辰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之美。

戌时的黄昏,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时刻,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标志,更是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象征。在这天地昏黄的时刻,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上一篇:oracle认证怎么获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