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立法禁止欺凌
职场欺凌与校园暴力:韩国立法应对的新时代挑战
一、职场欺凌立法概述
法律名称及生效时间:2019年7月16日,修订后的《劳动基准法》正式生效,新增条款明确禁止职场欺凌行为,这一条款被称为《禁止职场欺凌法》。
欺凌行为界定:在韩国,职场欺凌行为被明确定义为超出正常工作范畴,对他人造成身体、精神或情绪上的痛苦,或导致工作环境恶化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强迫饮酒、聚餐时的罚酒、强制才艺表演、八卦同事、散播个人信息、下班后发工作指令以及让下属跑腿泡咖啡等。
雇主责任与处罚措施:雇主在法律中被要求立即调查员工举报的欺凌行为,并禁止对举报者或受害者进行打击报复。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如解雇举报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或罚款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5万元)。
企业配套制度:为了落实这一法律,诸如三星、现代等大型企业内部也积极响应,将反欺凌条款纳入内部规章,并实施匿名举报制度。
二、校园欺凌立法概览
法律名称及修订历程:韩国于2004年出台了《校园暴力预防和对策相关法》,该法律在十余年间经历了多次修订,并于2024年3月实施。
防治措施:修订后的法律强化了受害者治疗与心理恢复支持,同时完善了施暴者的教育矫正机制。新增的网络暴力处理条款,以及与多部门协同建立的校园暴力联合调查机制,为应对现代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法律实施背景与社会影响:韩国的职场欺凌立法源于长期存在的等级文化压迫,而校园暴力立法则是对青少年权益保护需求的回应。这两部法律的出台和实施,通过细化行为界定、强化追责机制以及推动社会协同治理,有助于形成更健康和谐的职场和校园文化。这不仅是对个体权益的保护,更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在韩国社会,这两部法律的实施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被视为在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进步。
韩国在职场欺凌和校园暴力问题上的立法举措,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面临类似社会挑战时,如何平衡个体权益和社会秩序,如何构建健康的职场和校园文化,是各国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