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注释

站长百科 2025-05-08 17:23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陈太丘的故事背景与词汇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位名叫陈太丘的人物,他的是陈寔,字仲弓,来自东汉时期的颍川许县,即今天的河南许昌。他曾担任太丘县令,因此得名陈太丘。

1. 陈太丘

陈寔,以其诚信和治理才能著称,被赞誉为“太丘”,这一地名也与他紧密相连,治所位于今天的河南永城西北。他的事迹和品格成为后世楷模。

2. 期行与期日中

在古代,人们常常相约同行,这种约定被称为“期行”。而“期日中”则是指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时分。对于古人来说,守时是一种重要的礼仪,体现了人的诚信。

3. 舍去与乃至

在某次约定中,友人未能按时赴约,舍弃了等待的陈太丘而离开。而“乃至”这个词则描述了友人在经历一段时间后终于到达的场景。这种描述展现了古人的时间观念和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原则。

4. 元方

元方是陈寔的长子,年仅七岁,却展现出了不凡的智慧和见识。他的行为和言辞也成为故事中的亮点。

词汇

尊君在不:这里的“尊君”是对他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表示疑问。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特殊用法和礼貌用语。

家君:谦辞,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谦虚和尊敬长辈的传统。

相委而去:这里的“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指抛弃,意味着单方面地离开,没有经过协商或告知。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责任和诚信原则。

引之:表示友好动作,如拉(他)。展现了古代人际交往中的互助和友善。

顾:回头看,不仅是一个动作,还常常带有回顾、反思的意味。体现了人们在交往中的反思和自我审视。

《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故事,涵盖了人物背景、时间概念、行为描写以及核心思想——诚信与礼节。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