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于二零零三年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由胡锦涛主席系统阐述。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确保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这一立场体现了中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人民利益的坚定承诺。
二、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指的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的建设,强调各个领域的发展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协调,指的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对外开放五大关系,确保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可持续,则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方法论特征: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特征是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它强调要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一方法论特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四、理论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写入中国党章,成为中国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源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深刻认识,同时吸收了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中国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新时代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引领,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