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站长百科 2025-05-04 05:54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理念,是文艺创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核心准则,它体现了对群众需求的尊重与贴近。这一理念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并在实践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一、理念溯源与核心要义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理念,起源于周恩来总理在1961年文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创作应当尊重群众的审美需求,避免脱离实际的“精英化”倾向。这一理念,成为了倡导文艺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涵不断丰富。它要求文艺作品以人民为中心,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戏曲创作中,这一理念倡导兼顾经典老戏与跨界创新,以适应不同年龄、地域群体的审美差异。

二、实践应用与创新演绎

1. 政策宣传的通俗化表达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中,各地如上海、天津等,巧妙运用地方戏曲、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抽象的政策理论转化为具象化、互动化的文化活动,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理念在政策宣传中得到生动体现。

2. 社会治理的文化融入

河南平顶山将法治宣传与传统艺术如戏曲、河南坠子等相结合,推出以真实案例改编的普法小品《教闺女》等作品,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弘扬了传统文化,实现了教育性与趣味性的高度统一。

3. 公共服务的文化创新

安徽滁州、吉林等地的春节活动中,融入非遗表演如女子龙灯、秦腔等,通过庙会、法治戏曲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三、社会价值的体现与未来趋势

当前,“乐享银龄”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整合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从健康、娱乐、关爱三方面打造老年人喜爱的主题活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理念在基层治理中的延伸。展望未来,随着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化,如何以更加创新的方式表达这一理念,如何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将成为我们在工作中需要不断的重要方向。我们期待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理念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