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毛爷爷写的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赞歌,近代咏梅词中的璀璨明珠
一、创作背景与核心立意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创作于1961年,是对陆游咏梅词的颠覆与创新。陆游的咏梅词多表达孤寂愁苦之情,而毛泽东却借梅花咏史,以革命者的视角赋予梅花新的生命。在词的序中,他提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可见其创作初衷。这首词诞生在国际局势紧张、国内经济困难的时期,借梅花“凌寒绽放”的品格,鼓舞人民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
二、词作原文及注释详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上阕描绘的是梅花的生存环境,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都是对梅花的严峻挑战。但梅花依然傲立枝头,展现其坚韧与乐观。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下阕则表现了梅花的谦逊与奉献,她不争春,只默默报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只是在丛中微笑。
三、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
《卜算子·咏梅》的艺术特色在于意象对比,上阕逆境与下阕希望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梅花从抗争到胜利的过程。词中蕴含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梅花“迎春”“报春”的主动姿态,传递对革命前途的信心。集体主义精神也是本词的核心,结尾“丛中笑”强调个人功绩融于集体胜利的价值观。
四、与陆游咏梅词的对比
陆游的咏梅词多表达孤寂愁苦之情,梅花形象多为悲情牺牲者。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昂扬乐观,梅花成为革命者的象征,表达集体主义与历史必然性的信念。
五、文学地位与影响
《卜算子·咏梅》被誉为“境界奇高的咏梅之作”,是中国革命文学的代表性篇章。它以超越传统文人咏物格局的笔触,鼓舞了几代人的精神。其艺术成就与思想在中国古典诗词现代化转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词,更是一首赞美革命精神、鼓舞人心的革命诗篇。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的经典之作,以梅花为意象,展现了革命者的坚韧与乐观精神。无论是风雨还是飞雪,梅花依然傲立枝头,笑对人生。这正是革命者面对困境时的态度,也是毛泽东通过这首词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
生活知识
- 卜算子咏梅毛爷爷写的
- 男人坤命西四命的特征 贵人提携财运旺盛
- 爱情中十二星座喜欢虐别人还是虐自己
- 大热天不可怕,这些生肖避暑有妙招
- 2025牛宝宝名字库 宝宝名字好寓意
- 樊姓男宝宝起名 优选男生取名字大全
- 属鼠男人2025年8月运势详解 肖鼠须知
- 回信息只打字不语音的生肖
- 2023春节祝福语
- 算命瞎子偷拍情侣野战视频教程 这部电影名字是
- 2025年1月23日农历十二月十一出生的人八字是什么
- 好听的淘宝农家店铺名字大全 时尚的店铺名字
- 属鼠男和属鼠女婚姻怎么样 合不合
- 属鸡人如何改变财运,生肖鸡怎么做能招财
- 五行属性取公司名字有哪些 好名推荐及解释
- 八字命格 2021牛年农历八月出生的人怎么样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