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曝医美乱象
一、手术风险与资质问题
近日,南宁某门诊部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手术事故。该门诊部在短短两天内,对患者实施了六项整容手术,术后患者因并发症不幸离世。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医生仅有中专学历,缺乏必要的专业资质。类似这样的手术事故,在医美行业并不鲜见。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为了追求利润,不顾患者的生命安全,违规开展高风险手术项目。一些缺乏资质的医生甚至通过参加所谓的“速成班”,在短时间内获取所谓的“高级证书”,然后便开始非法行医。这些医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二、非法产品与隐秘销售
在医美行业,假药流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些地下渠道中,伪装成正规医美用品的假肉毒素、玻尿酸等产品悄然销售。部分供应商以极高的差价牟利,甚至以十倍的价格出售假货,月销售额惊人。这些假药看似正规,但实则成分不明,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为了规避监管,这些供应商采用隐蔽的物流方式,如通过某些快递公司的同城服务进行药品的运输和销售。他们小心翼翼地销毁交易证据,使得调查取证变得异常困难。
三、营销乱象与诱导消费
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营销乱象也日益严重。一些医美直播间利用“黑话”和手势暗示服务内容,吸引观众关注。部分无资质的主播冒充医生推荐医美项目,甚至直接在直播间销售三无产品。这些直播间有时会联合贷款机构,以诱人的优惠条件诱导消费者借贷支付高额的医美费用。一些机构以低价吸引顾客,宣传“566元玻尿酸”等超低价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服务往往掺杂水分,术后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令消费者大失所望。
四、行业监管的挑战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医美属于医疗活动并规范广告行为,但部分平台仍纵容违规直播,通过变相操作规避审查。这使得行业监管面临巨大的挑战。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需保持警惕,警惕“轻医美”低风险误导。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核实产品的合法性。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规范行业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