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样板房另付117万交房后傻眼

站长百科 2025-04-29 12:27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在繁华的上海浦东新区,朱女士以近千万的身价购得金鼎首府的一套样板房,额外还支付了高达117万元的软装费用。开发商当时的承诺是“拎包入住”,给朱女士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居住蓝图。交房那一刻,问题接踵而至。原本期待的豪华家具,却变成了无发票、说明书及合格证的“三无产品”,通过简单的电商平台比价,这些家具的总价值竟然仅约2万元。更让朱女士震惊的是,购买同类房源的其他业主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这场争议的焦点,首先集中在合同条款的模糊性上。开发商在合同中并未明确标注家具的品牌、单价及采购清单,仅仅笼统地标注了“软装费”一项。这样的模糊性,让业主们在维权时遭遇了巨大的困扰。律师指出,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的承诺或者开发商隐瞒了真实情况,那么这可能构成欺诈行为;反之,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那么业主的维权之路将会更加艰难。

价格虚高与质量问题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朱女士和其他业主质疑,那117万元的软装费用与实际家具的价值存在巨大的差异。开发商被要求提供详细的采购清单,并退还差价。部分网友认为,软装费用可能包含了设计、安装等服务的成本,然而业主们并不认可这个解释,他们认为溢价过高,而且缺乏透明的依据。

面对这样的困境,业主们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要求开发商公开每一件家具的采购清单和成本明细,追讨软装费的差价,或者按照市场价重新配置家具。

对此,律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购房时,业主们应该坚持在合同中明确软装的具体品牌、型号、单价及验收标准,避免任何模糊性的表述。如果开发商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关键信息的情况,业主们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主张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类似案例也屡见不鲜。比如银川的一名男子在购买样板房后,被要求额外支付70万元的装修款,开发商称“总房款仅含毛坯价”。而在其他城市,也曾出现过“半价样板房”的骗局,开发商利用低价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的装修预付款。作为消费者,在购房时应该保持警惕,仔细阅读合同,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上一篇:晨跑是每天跑还是隔一天跑比较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