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比赛规则
比赛概述与规则详解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场充满竞技激情的比赛的基本形式与规则。
一、《比赛基本形式》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一局的时间长度为2分钟,局间的休息时间设定为1分钟。参赛的双方选手被分为蓝方(Chung)和红方(Hong)。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与安全,选手们需要穿戴包括护头、护身、护臂、护腿等在内的专业护具。
二、《得分规则详解》
得分区域的划分十分明确:
有效得分部位:包括躯干(髋骨以上至锁骨以下及两肋部,即护具覆盖区域)和头部(仅允许用脚攻击头部正面,以两耳为基准的前部,禁止击打后脑)。值得注意的是,腰部以下、背部脊柱及无护具保护部位是禁止攻击的。
得分标准:脚踢躯干得1分,脚击头部得2分;拳击躯干(仅限护具覆盖区域)得1分。当选手被击倒后,裁判读秒完毕会额外加1分。
三、《犯规与判罚》
比赛过程中,选手需要警惕两种类型的犯规:
轻微犯规(Kyong-go):包括转身逃避进攻、倒地拖延、抓抱对手、攻击腰部以下、伪装受伤等行为,每次会扣除0.5分。
严重犯规(Gam-jeom):如故意击打对手后背、扔摔对手、恶意攻击面部等,每次扣除1分。单局内累计5次犯规会导致选手直接判负。
四、《胜负判定》
胜负的判定方式有以下几种:
三局结束后,总分高者胜。若分差达到20分,领先方直接获胜。
如果比赛出现平局,将会进行1分钟的“金赛局”,在此期间,优先得分或符合优势标准(如拳击得分、扣分少)的选手将会获胜。
如果一方被击出场外,或者对手因犯规被罚满3分或剥夺资格,那么另一方可以直接判定为获胜。
五、《其他规则》
在比赛开始前,双方选手需要鞠躬致意,以表示对对手的尊重和对比赛的重视。关于得分,需要至少两名裁判的确认才生效,并且实时显示在计分板上,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开。
这些规则是结合了国际跆拳道联合会(WT)近年来的赛事实践与各级别赛事的需求所制定的,不同赛事可能会根据参赛选手的级别或组别进行细则的微调。希望各位选手能够遵守规则,展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