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蜡烛的诗句
一、《烛火与离愁》
在古老诗韵的长河中,蜡烛成为了离别与思念的化身。
1. 杜牧笔下的《赠别》中,蜡烛有心却替人垂泪到天明,那摇曳的烛光仿佛有了情感,成为离愁的倾诉者。每一泪,都诉说着深情的难舍。
2.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则借剪烛之景寄托重逢的期盼。想象着在绵绵夜雨中,与爱人共剪西窗烛,那温暖的烛光映照着期待的脸庞,心中满是美好憧憬。
3. 晏几道的《蝶恋花》则以烛泪映衬孤寂相思。红烛自怜无计可施,只能在寒冷的夜晚默默垂泪,如同心中那份无法释怀的思念。
二、《烛火的颂歌——生命与奉献》
蜡烛是生命与奉献的象征。诗人以蜡烛为喻,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崇高敬意和对无私奉献的赞美。
李商隐的《无题》借蜡烛燃烧至烬,象征至死不渝的执著与奉献。那燃烧不息的烛火,如同人们对事业、对爱情的坚定执着,即使燃烧殆尽也在所不惜。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蜡烛》则赋予蜡烛革命精神的隐喻。烈火燃烧永不息,象征着革命者为了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三、《宫廷宴饮间的烛光》
烛光在宫廷与宴饮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它照亮了奢华的场景,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韩翃的《寒食》描绘了宫廷寒食节赐烛的场景,烛光在夜色中流转,传递着皇家的恩泽。李商隐的《无题》则以烛光烘托宴饮游戏的奢靡氛围。在烛光闪烁中,人们玩射覆、送钩游戏,享受短暂欢愉。
四、《烛火下的闲适与孤寂》
蜡烛也能映照出闲适与孤寂的心境。在寂静的夜晚,烛光与人相伴,诉说着心底的故事。
王建的《长门烛》以残烛映衬长夜孤寂。秋夜床前的微弱烛光,如同寂寞的心灵,独自承受着长夜的孤独。杜牧的《秋夕》则以冷烛与流萤交织出深宫寂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了一幅深宫寂寥的图景。
除此之外,蜡烛还承载着丰富的意象。如李商隐的《牡丹》中的“石家蜡烛何曾剪”,以名烛典故渲染富贵气象。白居易的《夜归》则写宴罢归家时烛火未熄的余韵,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余韵悠长。
古人在诗词中以“烛泪”、“烛光”、“烛影”等意象,抒发了离别、思念、生命、奉献、宫廷宴饮、闲适与孤寂等情感与心境。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深厚笔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感受与理解古人情感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