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上一句
“立德育人,传承智慧”——这是清华大学的独特理念,其源头可追溯到大约1923年创作的《清华大学校歌》。在这首充满历史底蕴的校歌中,“立德立言”与“无问西东”是紧密相连的两个词汇,它们共同承载着清华大学的育人理念与追求。
“立德立言”是《清华大学校歌》中的核心词汇之一。在这里,“立德”指的是树立崇高的道德准则,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与提升;“立言”则指发表有见地的学术思想,弘扬真理与知识。二者相结合,表达了清华大学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将人格与学识并重的教育理念。
而“无问西东”,则体现了超越东西方文化界限的广阔视野。它意味着在追求学术卓越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应受到地域或传统的束缚,而是要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与知识,追求普世价值与真理。这一表述,彰显了清华大学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以及对全球视野的积极拥抱。
在这句经典的歌词中,“器识为先,文艺其从”则强调了人格与学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成为清华大学的育人理念的核心。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古老的校歌中,也贯穿于现代的电影作品《无问西东》之中。这部电影以“坚守本心、追求真理”为主题,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展现了人物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与挑战,传递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本心的坚守。
在现代网络语境中,“无问西东”这一表述也经常被引用和延伸。例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问西东,只顾精彩”等语句,都是现代网民结合时代背景,对原句进行文学化的再创作。这些衍生出的语句,虽然并非出自原处,但它们依然承载着原句的精神内核,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勇敢追求梦想的态度。
《清华大学校歌》中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不仅是一句富有深意的歌词,更是清华大学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在追求学术卓越和社会进步的路上,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守本心,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