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被抢注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维权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商业活动日益活跃于网络空间,域名权利已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议题之一。尤其是当企业有意注册与其商标或服务标记相匹配的域名时,却惊觉该域名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此情此景下,我们的域名专家将分享一些在商标法、域名注册、争议解决和民事诉讼方面的宝贵经验。
首先来了解一下全球通用的解决方式——ICANN制定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这一政策自推出以来,已然成为品牌保护顾问们不可或缺的在线维权工具。UDRP案例数量逐年攀升,投诉成功率始终保持在高位。投诉者需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成功投诉:证明域名与商标相同或近似且容易混淆;注册人无权利或合法权益拥有该域名;该域名已注册并恶意使用。相反,如果注册人证明其善意使用该域名提供商品或服务,商标主张具有描述性且合理使用,或是域名与注册人个人或商业名称相关联,则可证明其拥有合法权利。恶意注册和使用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持有域名而不使用、虚假注册数据、试图出售或拍卖域名、恶意软件行为等。但值得注意的是,UDRP并不适用于所有域名后缀,尤其是某些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并不在其适用范围内。
除了UDRP之外,还有统一快速暂停系统(URS),主要针对新顶级域名。随着ICANN在2012年引入上千个新通用顶级域名(gTLD),他们设计了一系列机制来应对。合法权利异议(LRO)允许品牌所有者质疑侵犯商标权的新gTLD申请,其判断要素大量借鉴了UDRP。授权后争议解决程序(PDDRP)则关注注册管理执行机构的侵权行为。而URS则为品牌所有者提供了更快更经济的解决明显域名抢注问题的方法。尽管这些机制的制定初衷是善意的,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最终受到各方利益的影响。
解决域名争议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主要依据商标法来进行。商标法涵盖了商标侵权和商标稀释两大方面。在商标侵权方面,需要证明商标的先前权利、商业用途以及混淆的可能性。而在商标稀释方面,则需要证明商标知名度、商业用途以及防止模糊或玷污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当遇到一些复杂情况时,如注册人注册了商标的域名但未使用、两家企业都有商标时如何判定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审判。值得注意的是商标是否“事先使用”,因为法院已经确定注册本身并不构成获取商标优先权的依据。“谁先使用”在商标法中至关重要。总体而言,解决域名争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决方式。